水乡风貌 完整古朴
荡口是无锡保留水乡风貌最完整最古朴的老镇,是无锡市区唯一获得国家和省级双重“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的古镇,“湖滨水镇”、“名人摇篮”、“孝义之邦”是荡口的主要特征。荡口古镇历史文化街区8.56公顷,修缮、修复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保护修复文保单位、历史建筑2.8万平方米。修复桥梁二十八座,修复古码头数十个、古驳岸一千多米。古镇先人宣导耕读起家,诗礼传家,崇尚教育,镇内民风淳朴,历代名人辈出。明清两代考中进士二十五人,九人的书稿被收录《四库存目》。这里走出了中国活字铜版印刷的发明人华燧,江东巨眼、大收藏家华夏,赐一品服出使朝鲜的翰林院学士华察(华太师),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第一艘机械动力船的发明人、科学家、数学家华衡芳,著名音乐家、《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王莘,漫画大师华君武,国学大师钱穆,杰出科学家钱伟长。华衡芳祖宅、王莘故居、钱穆旧居、华君武故居、会通馆等,历代古镇名人铺就了古镇厚重的历史。
第一义庄 明朝文脉
荡口古镇建镇于明朝中期,兴盛于清朝末年。“以义为利”,有个性鲜明的义庄文化。据荡口镇管委会副主任李立介绍,“义庄”就是掌管家族集体财产收入,赡族、济困、救助的慈善机构,有赈灾、救济、训养童蒙等十多项内容。而位于荡口的华氏老义庄坐落于荡口古镇北仓河北岸黄石弄口,是见于史籍记载、内地迄今保存最为完整、存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义庄之一。
走进华氏老义庄,这是座江南地区典型的清初明式建筑,现存房屋四进,义庄自南向北依次为隔河照壁、码头、八字照墙、门厅、轿厅、正厅、后厅。义庄前有一堵照墙,位于义庄大门的东西两侧,平面呈“八”字形,这种建筑就是所谓的“八字照墙”,也称作“撇山影壁”。据史书记载,华氏老义庄自乾隆七年创办至清末,义田达七千亩。新中国成立初期,荡口共有义庄七所,号称“江南第一义庄”。
在古镇荡口,纵横交错的水系、枕河而建的民居与河畔的桥廊台榭一起,构成了景色旖旎、魅力独具的古镇风情和水乡长巷。
走进荡口,密如蛛网的河道,精巧古朴的小桥,傍河而筑的老宅民居,镂花石板铺设的幽深小巷。北仓河两侧,现有十二处省级文保单位,一个市级文保单位,七十五处历史建筑。
荡口自明代就是江南旅游胜地,曾吸引江南才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沉周吟诗作词,留下无数墨宝真迹。因唐伯虎常来荡口,这里曾演绎出唐伯虎点秋香的美丽传说。
古镇管委会副主任周云芳说:自去年十月试运营以来,仅十月份便接待游客三十八万人,今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十二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