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志办同志介绍,该项普查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共完成革命遗址普查全区遗址数为14个,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4个、纪念设施10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汇总和编写成12万字的全区革命遗址工作普查成果。
14个遗址形成时间为大革命时期至解放前(1926~1949年)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革命纪念设施。这些革命遗址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锡山人民发动农民革命运动、成立党组织,抗击日本侵略者、成立抗日民主政府,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展现了先烈们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揭露了侵华日军在锡山的暴行。遗址大部分是乡镇党委(政府)及无锡县政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建,以不忘历史、激励后人。
据介绍,在这次普查的革命遗址中,有8个保存状况较好,分别是无锡农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旧址、无锡县农民革命运动纪念馆,查桥革命烈士纪念碑、查桥英模纪念馆,许巷惨案纪念发生地和遇难同胞纪念碑,(去掉)锡北革命烈士陵园、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无锡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中共甘荡支部委员会旧址,黄土塘战斗纪念碑,严埭战斗纪念馆。这8个遗址均建有专门的纪念馆或陵园,且遗址旧迹较多,比较完整地展现了锡山革命斗争的历程、革命烈士的事迹、历史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其余6个遗址的保存状况不太理想,只有纪念碑1座,少数有基石或矮围墙,其他旧迹或损坏严重或不复存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锡山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了许多的革命遗址,它们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和锡山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和锡山人民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总的说来,保存状况好的遗址,其利用情况也比较好,共建成6个市(县)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参观群众、学生较多,这些革命遗址成为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锡山人民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精神文明教育和开发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和基地。 (兰台亚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