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锡东新城商务区2012—2014年发展行动计划》中,《民生和谐幸福行动计划》从不同角度为老百姓算了“幸福账”。商务区管委会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对新城的期待、对幸福的期待,变为具体的目标提了出来:坚持以社会发展为核心,突出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的宗旨意义,进一步加大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力度,进一步创新社区管理、社保就业、社会事业、公共安全等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积极构建与城市化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到2014年,城市化社区建设基本完成,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倍增,社会保障基本全覆盖,努力实现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群众幸福感。
目标索引:加快社区管理改革
路径解码:突出社区作为社会组成单元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社区规划布点的研究,着力构建新型社区管理机制,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充实社区服务功能,强化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有效承接政府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转移。
破题:商务区(安镇街道)下辖16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现除鑫安居委、吼山居委、谈村居委采取社区管理模式外,其他13个行政村仍然处于村改居阶段。随着水岸佳苑、山韵佳苑大型安置小区建设的完成,13个行政村都将逐步进驻安置小区,完成由农村到社区的转变。商务区将按照“规模适度、资源整合、尊重历史、因地制宜”原则,重新划分社区边界,规划社区布局,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网格化格局,到2014年,辖区内新型社区在各居委会的覆盖面达到85%,商品房小区全部纳入现代城市社区管理。同时继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依托社区优质商业公司化运作、按股分红模式,进一步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商务区把拆迁安置工作作为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作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契机,在安置房建设中,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睦邻中心等大型配套公建项目同步全面启动,到2014年,辖区内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及“和谐社区”创建全部完成,社区服务实现标准化配置,为社区居民打造“小事不出社区、小病不出社区、求职不出社区”的10分钟生活服务圈,社区公共服务满意率达到90%,确保居民享受优质城市配套服务。此外,商务区将大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专业社工人才、组织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从居委会成员、街道机关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中选配力量,打造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力争到2014年,社工队伍持证上岗率达到60%,形成社工、义工、志愿者相互配合共同开展社区服务的良好局面。
民生视角:如何让动迁百姓在新家住得安心、舒心,是各级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除了配套设施完备的“精品”安置房,规范化的物业管理亦将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有力保障。据悉,水岸佳苑和山韵佳苑两个大型安置房小区实行了市场化物业管理,通过公开招投标的形式落实了物业管理单位。随着居民的陆续入住,商务区(安镇街道)将积极实践,探索一条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专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管理的新路子,不断群提升众满意度。
目标索引: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路径解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先,深入推进社会保障扩面力度、创业就业工作和社会救助工作开展,积极构建基本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工作体系以及以政府救助为基础、慈善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
破题: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土地被征用增多。农民失去土地后,如何保障他们的就业、生活和养老,平稳地由农民过渡为市民,成为商务区管委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新城建设之初,商务区(安镇街道)就通过“土地换社保”的方式着力扩大社保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重点解决被征地农民的断保续保和自由职业者扩面问题。同时,加强对重点被救助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把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等三类群体作为救助重点,确保重点群体基本生活得到应有的保障。除了全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该地区还加大就业培训、创业扶持和就业援助工作力度,促进百姓就业。力争到2014年累计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累计实现就业再就业2000人,将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0%,到2014年实现收入倍增。
民生视角:如果说提升城区环境、加强社会管理仅仅是从宏观的外部条件来改善人们生活的话,稳定扩大就业、加强社会救助等一个又一个关乎人们切身利益的具体举措,则体现了商务区(安镇街道)提升民生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的决心。新城的百姓,从农民到市民,不止是身份的变化,而且还是居住的市民化、社会保障的市民化、劳动就业的市民化,锡东新城正用一张张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为百姓生活“兜底”、添实惠。
目标索引:全面推进社会事业
路径解码:积极加强涉及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医疗、文体、人口等方面的硬件设施建设,提升行业水平,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0%及以上,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破题:一走进安镇中学,便看到许多学生在操场上锻炼身体。今年安镇街道对这所学校进行了全面改造,完善了学校内的基础设施,让整个校园焕然一新,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更好更优的学习环境。同样开心的还有安镇的老百姓,为方便百姓在自家门口就医,安镇街道投入2000多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并配套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卫生工作和教育工作是商务区管委会做好社会事业的一个方面。据了解,锡东新城采取现有学校改扩建、新建和引进等方式,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标准的学校,满足国家化人才教育需求。其中,水岸佳苑幼儿园、天一实验学校将于今年9月投用;按照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标准建成的锡东高级中学,计划在2013年春学期建成投用;锡山实验小学、协和国际双语学校也计划在今年开工。在不久的将来,锡东新城将建成一个从幼儿园到高中、从国内教育到国际教育全覆盖的优质教育体系。与此同时,锡东新城将依托锡山人民医院建设,提高区域医疗水平,建设覆盖全区域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力争到2014年,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100%。
将最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都聚焦到新城来还远远不够,商务区还将加快推进文体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及学校文体设施、公园等建设,拓展文体活动场所,到2014年,人均公共文体设施面积2.8平方米,建成“10分钟文体圈”。
民生视角:一个原先的农村地区嬗变为一座新城,如何集聚人气,生活配套设施水准至为关键。商务区在搞好城市建设的同时,还计划建立与此匹配的文化、教育、医疗、体育、交通及住房、购物等生活配套设施,解决新进城人口在城区入学、就业、就医等问题,让“新市民”切实融入城市、融入生活,成为一座国际化水平的宜居城。
目标索引:着力保障公共安全
路径解码: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完善参与型、自治型社会治理结构,进一步建立完善矛盾纠纷调节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安全生产和监管体系,加大群众工作、安全管理工作力度,逐步实现政府管理向政府服务转变,维护社会安全和谐稳定。
破题: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安镇街道建立了“安镇街道社情民意大收集机制”,通过开通民意调查微博平台、民情热线电话等为群众反映诉求、建言献策提供网络平台,畅通反应社情民意的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通道。构建快速、便捷、有效的社情民意收集机制,是化解基层矛盾、加强城市社区社会管理的第一道程序。下阶段,商务区(安镇街道)将推进稳评工作“全覆盖”机制,深化多层次、全领域、广覆盖和联动协作的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和村(居)委调解、部门调解、信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机制,到2014年完成大调解中心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人民调解室规范化建设。
治安防控是编织和谐社会“安全网”的关键。商务区(安镇街道)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方针,以深化“平安商务区”建设为载体,加大技防人防基础投入,建立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到2014年,技防设施全面覆盖,区域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控制在万分之120。同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教育,加大源头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质量回溯机制和安全应急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着力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和教育培训体系,健全安全应急处置机制,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能效,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达标创建活动,到2014年,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民生视角:老百姓的幸福感不仅仅来自不断增长的GDP和对奢侈品的拥有数量,还来自于公共安全指数不断上升带来的信任。公共安全是需要长期维护和保持的,个人需要它,家庭需要它,社会更需要它。商务区(安镇街道)上下深刻地认识到,建设“平安新城”不仅仅是要解决社会治安问题,还包括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居住安全、校园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只有着力把涉及的方方面面工作做到位、抓落实,锡东新城才能稳定地想着繁荣、和谐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