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港镇紧紧抓住契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以成果转化为目标,重点扶持成长型企业和成长型产品,通过引导企业转型来提升科技创新在全镇经济中的贡献份额。”东港镇党委书记蔡昌介绍。
东港镇高度重视科技工作,通过政策激励、服务优化等各种方式引导企业升级转型。从2008年起,东港镇政府出台《关于扶持科技和人才发展的奖励意见》。对照意见,镇财政累计兑现奖励273.12万元。2013年,该镇又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的奖励意见(试行)》,对企业申报专利、实施产学研合作、开展科技攻关等进行奖励,最高单项奖励达200万元。同时,该镇创新服务形式,将省、市、区经济条线相关政策汇编成册,下发到企业,指导企业用好政策开展经济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科技创新氛围日渐浓郁,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2013年,全镇完成工业生产总值33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值达到163.47亿元,占工业生产总值的49%。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政府有形之手的指引下,企业的创新激情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发展能量。麻省理工、清华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入,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化。依托产学研合作,东港镇与10名院士建立合作,共建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5家、市级企业院士工作站7家;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家,企业研究院2家。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工作得到迅速推进。2012年,东港镇被认定为无锡市首批知识产权示范镇。2013年,通用钢绳的高速电梯钢丝绳获第八届省专利奖优秀奖、无锡市专利金奖。三年来,全镇共申请各类专利453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03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14.5件。产学研平台的建立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科技项目的丰收。三年来,该镇共有335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立项,对上争取资金7415万元。圣丰减震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红豆股份、统力电工等30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成果转化能否顺利实施是衡量企业创新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提升区域经济含量的重要方式。晶海氨基酸等9家企业获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立项,斯贝尔等11家企业获得无锡市科技成果产业化资金。这20个项目获得扶持资金1.1亿元,共拉动投资14.42亿元。捷阳科技原来是一家生产门窗的传统型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和麻省理工及南理工合作研发高性能建筑保温新材料,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公司的销售从2011年的4680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7亿元。红豆集团依托蒋有绪院士领衔的团队力量,调整了被称为“植物大熊猫”的红豆杉栽种密度,使其成活率更高,树形更优美。晶海氨基酸研发的高效清洁发酵生产高纯度支链氨基酸具有发酵周期短、产酸高、杂酸低和遗传性状稳定的特点,在医药和食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及商业价值。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有力地推动了该镇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东港镇从经济强镇向科技强镇转变的步伐日益明显。
(孙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