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云林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打破服务边界,将教育场景延伸至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商场、研学点等空间,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增添别样的色彩。
未保站积极链接残友资源,助力困境儿童打破社交壁垒,建立情感联结,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融入社会的信心与能力。孩子们在残友主理人的指导下制作手工皂,绘制心情徽章,感受多元生命力量。刻板印象连连看、“有色眼镜”看图绘画、哈哈镜细节观察赛……孩子们在互动中意识到“偏见”的产生原因以及不良影响,社工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被贴上的标签,并将消极标签转化为积极的“星星耳”。
社工通过人体时钟、时间感知等互动帮助孩子们建立时间概念,结合网络使用分享、职业电竞选手案例,引导孩子们绘制时间圆盘规划时间、DIY时钟感受时间的宝贵。同时,组织亲子家庭前往警营开放日活动现场参观体验,增进对警务工作的了解,增强安全意识。禁毒科普、警犬展示、模拟对战……丰富的宣传内容和有趣的打卡互动,让亲子家庭收获颇丰。站点角落微改造活动中,社工通过科普相关知识,引导孩子观察、提出改造想法并绘制成图,增强孩子们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孩子们在社工的带领下走进王兴记,通过无锡话趣味考试、分享特色美食、了解品牌历史、学习包制无锡小笼包等活动,感受本土文化底蕴。
心理老师以“用身体对话,让爱意流动”为主题,带领亲子家庭沉浸式体验舞动的魅力,感受身体的力量、情感的温度,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联结,更为家长们提供了全新的亲子沟通思路。(云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