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主力军
  在历经近一年的调研和征求意见之后,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列为现阶段重点发展和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决定对这七大产业加强扶持力度。

  相比较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担负的使命无疑要重得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公布意味着产业转型已经正式步入拐点。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了五大要点:

  一、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二、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

  三、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四、深化国际合作。

  五、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这五大要点已经厘清了新兴产业范围和发展战略,反映了决策者对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斟酌再三、定位谨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兴产业相关利益方博弈的激烈程度。

  七大新兴产业的范畴非常广泛,未来两到三年内,政府将至少引导1000亿的资金投入到新兴产业中来。一个产业能列入规划,就意味着国家未来要给予巨额投入,能获得一系列的资源,以及政策支持,但是不少新兴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随便就能够进入的,如果不加约束,任由企业一哄而上,不仅资金被分散利用,不利于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而且还有可能在新兴产业领域里出现新一轮产能过剩。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搞的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提出的电子、塑料振兴计划等等;这些重要的政策规划为其经济转型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些都值得学习借鉴,如何贯彻和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还需要各部委陆续跟进,包括政策实施细则、总体规划、考查落实等等。只有如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成为支撑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观点
   第04版:关注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转型插上“翅膀”
七大新兴产业:中国主动萌发的经济意识
新兴产业对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主力军
推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热潮中还需保持冷静
把握规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