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树催开满眼春 激情绽放竞芳华
聚焦锡山区第四届阿炳文化艺术节
  余音绕梁,意犹未尽,当锡山区第四届阿炳文化艺术节的大幕徐徐合上,那歌声,那旋律,那场景,那瞬间,依然生动如昨,耀亮着我们的视线,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如烟花般流光溢彩,如彩霞般锦绣繁华,回望锡山区第四届阿炳文化艺术节,那闪耀着灵感的一件件精品之作,那惊艳着目光的一个个造型,那驿动着活力的一个个场景,那舒展着快乐的一个个笑颜,泼墨而成一个艺术盛景的华美,一个群众节日的繁华。

  扛着“高歌先进文化,打造地域品牌”的大旗,阿炳文化艺术节一路走来已跨入了第八个年头。丝竹悠扬,歌舞墨香,文化的色彩辉映着锡山,锡山因文化的滋养更添魅力。鼓点激越,乐声阵阵,在全区上下喜迎十八大,以昂扬的激情创造崭新业绩的时刻,第四届阿炳文化艺术节先声夺人奏响了喜迎十八大的嘹亮序曲,也成为锡山阔步现代化的高亢伴奏。

  艺术盛宴

  一幅幅墨彩飞扬的书画作品,一件件神韵毕现的摄影艺术,一台台美轮美奂的舞蹈作品,一段段脍炙人口的锡剧经典……一树催开满眼春,锡山区第四届阿炳文化艺术节4个月的精彩之旅,书画着一个季节的明媚,抖落出浓浓的春意。

  从艺术节开幕暨器乐专场揭开帷幕之际,书画影精品展、声乐专场、舞蹈专场、小戏小品专场、锡韵流芳演唱会等一个个专场次第绽放。在欣喜之中,人们赶赴着一个个美丽的约会,徜徉在风华卓越的艺术长廊中,浸润在多姿多彩的馨香雅韵中,在一个个惊叹中流连驻足。《荡里潮韵》、《和谐羊尖》等器乐作品大气磅礴,奏响了时代发展的激越旋律,《婆媳会》、《要命的作文》等小戏小品生活气息浓厚,在哑然失笑中给人以深思和启迪,《采茶舞》、《花担飘香》等舞蹈美仑美奂,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恰如一幅诗画风光长轴徐徐展开,现代经典与乡村风光交相辉映。在锡山区第四届阿炳文化艺术节的章节里,阳春白雪与下里巴相遇,高雅与通俗共融,各种艺术门类吐露芳香,呈现的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景象。

  繁荣群众文化艺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这样的办节理念吹响了群众文化艺术的集结号,让阿炳文化艺术节成为一个开放的舞台,一个文化艺术的大观园,一个真正意义上艺术作品的集锦。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群众艺术沐浴在一派融融春光里,纵观锡山区第四届阿炳文化艺术节,这次的参赛作品创下了历届之最。

  精品迭出

  舞台类作品斩获32个奖项,其中金奖6个、银奖13个、铜奖13个,在一年一度的无锡市群众文艺“群芳奖”舞台上,我区选送的15个节目以其思想性、艺术性一展风华,喜获丰收,其中舞蹈《梅花·吟》和广场舞蹈《芙蓉山高头竹马》2件作品入围江苏省第十届五星工程奖,打破了多年来静态类作品止步于市级展评的现状。书画影作品作为优势项目取得更大突破,共有47件作品获奖,其中有5件作品参加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比赛的角逐。

  这是我区群众文化艺术精品井喷的一年,佳作飘香,硕果累累,这些在省市精品艺术殿堂舞出精彩的作品全部来自第四届阿炳文化艺术节这个平台。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精心办好艺术节,打造全区的文化品牌,二年一度的阿炳文化艺术节成为检阅我区群众文艺水平和实力的一次盛会。全区基层文化战线的同志和广大文艺骨干勃发出巨大的热情,用自己的智慧和独特的艺术语言精雕细琢,苦练磨砺,使得艺术节的舞台飞扬出浪花朵朵,收获惊喜连连。展开锡山区第四届阿炳文化艺术的长轴,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曲无不迸发出创意的火花,跃动着灵感的光芒。无论是神韵毕现的群舞《梅花·吟》,还是高亢嘹亮的女声独唱《红豆相思》,抑或是巧夺天工的版画《去年今日此门中》,无不散发着艺术的张力,洋溢着共同的审美情趣,也脉动着锡山群众文化艺术铿锵前行的高亢音符。

  “阿炳文化艺术节一届比一届精彩”。百舸争流逐浪高,群众文化佳境来。锡山区阿炳文化艺术节一路高歌,是我区尊重群众文化诉求、重视群众文化艺术创造性厚积薄发的结果。我区把发现、扶持、引导、提高作为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要目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快发展,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的群众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民间文艺团体蓬勃发展,文化活动此起彼伏,出现了“乡镇(街道)月月有戏,社区(村组)天天飘歌”的新景观。

  大众节日

  群众踏歌起舞,尽享节日欢乐。戏内戏外,台上台下,都是芸芸百姓。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让草根唱主角,使得阿炳文化艺术节越办越红火。

  “你方唱罢我登场。”锡剧票友名家汇演专场上,锡剧票友们兴致十足,有板有眼演绎经典名段,过足戏瘾。广场舞蹈大赛场上,群众特色团队轮番上阵,舞出活力和精彩。小戏小品出自草根编创,来源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演职员都是群众文艺活跃分子,“反映身边事,群众演主角”,使得小戏成为群众文化的一道家乡菜,为广大群众所青睐。而其中的声乐大赛专场,更是为草根歌手热捧,报名者非常踊跃,每届阿炳文化艺术节都会在这个舞台上产生新的草根歌唱明星,活跃在城乡群众文化舞台,为大家所喜爱。

  艺术只有扎根群众,才会根深叶茂,充满生机和活力。阿炳文化艺术节作为政府力推的一个群众文化品牌,主办方和职能部门始终以人文关怀为统领,以群众参与、群众满意、群众喜爱为前提,让阿炳文化艺术节的舞台真正成为群众的舞台,一批草根明星也在这个舞台上脱颖而出。本届阿炳艺术节是历届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体现了群众文化的空前兴盛和繁荣。

  彰显特色

  《芙蓉山高头竹马》炫出民俗风情,《舞韵江南》舞出江南神韵,《云林之春》奏响时代音符,更有《双推磨》、《红花曲》等一段段经典名段的精彩演绎,而一个个沾着乡土味的小戏小品专场更像一道道富有地方风味的特色串烧让人回味无穷……在第四届阿炳文化艺术节的舞台上,锡山元素随歌随影随笔丝丝缕缕潜入这一艺术的章节里,使得艺术节风情款款,风姿翩翩。

  一把写意的二胡为标志,让阿炳文化艺术节因此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痕。因为阿炳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是我们这个地方一个鲜明的人文印记。从第一届阿炳文化艺术百人同时拉动阿炳的传世经典之作《二泉映月》,到现在气韵酣畅各领风骚的器乐专场演出,不仅是传承,更是推陈出新,《和谐羊尖》、《乡情》、《迎春花开》等曲目都为本土作曲者作品,由地方民间乐团和爱好者弹奏,丝竹悠扬,乐声浩荡,最锡山、最民族的音律深深打动着现场观众的心弦。锡山区第四届阿炳文化艺术节,再次见证了一种美丽而坚定的传承,一种对地方文脉的绵绵情怀。既是我区文化艺术的集中展示,又是本土文化的交流和传扬。我区是书画之乡,东晋画家顾恺之、元朝画擘倪云林等一代代书画大师的墨彩意韵深深浸染着这块土地,在本届艺术节上,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飞扬着墨彩的神韵,特别是168幅书画作品,或气势磅礴,或端庄隽永,或意境深远,或气韵生动,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锡山的山水风情和历史人文,这些作品在市群芳奖大赛中出了风头,5件作品入围江苏省“五星工程奖”,让人领略了书画之乡的风采。

  传承是为了发展,高歌先进文化的目的是为了聚人心,更好地服务经济,实现经济文化共荣、互动双赢。总有一缕云彩驻留心间,那就是最具本土情怀、凸显锡山丰富内涵的那一抹。张扬特色,凸显魅力,在雅韵馨香中,在古朴悠扬中,一扇认知锡山文化底蕴的魅力之窗,正精彩向世界打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聚焦锡山区第四届阿炳文化艺术节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视点
   第04版:关注
一树催开满眼春 激情绽放竞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