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了农历(丁酉)大雪节气,寒雨淅沥。我们锡山区作协的同仁们,冒了严寒,在邹秘书长的带领下,去斗山生态园考察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情况。一晃距离上次斗山采风已两年多了,斗山的一颦一笑好像还在眼前。
柯园美景爷孙情
环顾斗山生态园,可以说还没有一座好点的公园。张泾的陈家爷爷,原本是搞建筑的,一生含辛茹苦,时至暮年,独具慧眼,筑土造园。柯园占地50亩,全名是“锡山区柯华生态养生园”。那天是由老陈女儿陈莉总经理接待我们的,她是一位热情干练的女性,既有江南少女的甜美,又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知性。柯园经过三年营造,已初具规模。门厅、墙面布置了许多书法楹联,顿生文气。小桥流水,水车喷泉,竹园小憩,月亮湖,民居客房,休闲垂钓,凉亭品茗,会议中心等一应俱全。或休闲,或度假,或小憩,或开会都能满足你。现在柯园已是无锡市十大生态农庄、无锡市五星级农家乐;锡山最美农庄。附近的中小学幼儿园也把户外活动放到这里,周围老百姓家庭、同学、朋友聚会都首选柯园。
当我问及陈总,为什么命名为“柯园”时?她说,柯华是自己儿子的名字。好有心的爷爷啊!原来柯园是老陈含饴子孙,颐养天年的养生乐园。陈总,名陈莉,谐音“城里”。她说,你们以后到城里去,别忘了张泾也有一个陈莉(城里)。
据我所知,毗邻柯园,就有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这是一个很好的红色旅游资源;另外斗山的生态游,如徒步、赏茶、品茶等各种休闲活动,茶叶、灵芝、瓜果等农产品的销售,都可以吸引一些游客,农家乐关键是要做出特色,避免千家一面。
大自然农场瓜果香
别了柯园,雨更大了,我们来到了斗山脚下的大自然农场。现在由吴女士女儿主管,不巧她女儿到韩国读书去了。早先吴女士一家是做服装的,后来也是有志于生态农业,承包了土地,开始了火龙果、台湾凤梨和花卉的种植。听吴女士介绍,刚开始还不懂热带水果的种植,也有失败过,后来请师傅帮忙,自己再慢慢学习,终于学会了如何移栽、控制大棚温湿度、识别哪些枝能挂果等等。尽管吃了不少苦,但当火龙果开花时,大棚内顿时变成了花的海洋,真像“千朵万朵梨花开”。据她说,火龙果花像昙花,在晚上开放。一到开花时节,附近的居民都会慕名而来,一睹开花盛事。农场内还种植了不少名贵多肉,近年来多肉盆植风迷锡城,有很好的市场。
在种植花卉的大棚内,数枝芭蕉叶已撑破了棚顶,办公区挂着吴女士女儿的书法“植得”。我不太懂,怎么取这两字。吴女士介绍说,植得,就是寓意着我们干这一行是“值得”的;别外就是有了“种植”,才能有所“得”啊!原来如此,好有意味!
我相信,当吴女士那个有艺术范的女儿学成以后,大自然农场必有更高的腾飞。
五芝源内种“仙草”
五芝源,乃灵芝园也,全称是无锡市五芝源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接待我们的是何静霞总经理,据她介绍,早年她们夫妇俩开过旅行社,在无锡曾做到该行业前茅。后来改行从事生态农业。
五芝源先后投资了3500万元,占地200多亩,形成了灵芝的生产、产品加工、营销和文化传播的多个中心,开发了食、药、化妆品三大系列产品,全面挖掘中华养生文化。
目前五芝源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大棚采用欧州进口遮阳膜,能冬暖夏凉,还有很好的透气性。灵芝棚里放佛音,饲养灵芝鸡,销售灵芝蛋,研发多品种农产品。五芝源的灵芝,采用昆仑山的椴木和斗山的茶叶干来培育,保证灵芝的有机性、生态性。何总说:“我早就提出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民知识化、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农村花园化。”说明何总对“三农”问题有前瞻性。
我与她探讨一个问题,如何让老百姓来知道灵芝、购买灵芝呐?何总说,一方面我们在做灵芝文化,让消费者知道灵芝品质的好坏;另一方面,让消费者知道灵芝的生产过程,进一步提升灵芝的深加工技术,制定行业标准,同时,从选种、培育、管理、体验等方面,打造灵芝的优质品牌。一看何总就是一个不肯服输的人,早已是研究生学历。工作之余,常陪伴在母亲身边,做一个孝女。
白茶园里有“酒香”
斗山白茶园园主老朱,早年做过警察,看上去是一个十分精瘦、干练的人,接待室内挂满了他与许多领导、名流的合影照片。多年前,他独辟蹊径,引进白茶,丰富了斗山高端茶的品种,一举成功。
如今老朱儿子朱一鸣从英国学成归来,任董事长。子承父业,事业做得更大。俗话说,茶酒不分家!他已开始以茶业为基础,开发功能酒业。他给我们展示了他新开发的八粮原浆,桑葚酒系列干红、甜白和冰酒。目前安徽生产基地的酒产量达2000多吨,明年争取翻倍。另外小朱在外地征用了几千亩土地,开始他的茶叶、桑叶、功能酒事业。朱一鸣被评为2017年度无锡市“最美新型青年农民”,白茶园被评为锡山区企业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斗山弯弯十里长,茶美果香美名扬。目前中国的许多民营企业(产业),都已进入了第二代管理,他们也有危机感。无锡荣氏故里的牌楼上镌刻着:潜德、尚仁、达人、致和。这八个大字仍然值得我们现代企业家好好学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果既能享受到陶渊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又能得到高效农业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