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垃圾分类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结合无锡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连日来,区城管局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教活动,以宣促实、以实促效,让垃圾分类意识走进千家万户,引导市民共同营造绿色家园。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一种全新生活理念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逐渐成为新风尚。
聚焦精准,提升业务。垃圾分类怎么分?专题培训来支招。结合无锡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区城管局走进党政机关、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等场所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培训会,进一步精业务、提能力,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实效。培训覆盖全区学校63所、公共机构64个、商超综合体100余家、大型商业综合体11个、各类商业超市酒店40家、餐饮单位54家、废品回收站2家、农贸市场30个、医院62个、全区小区督导员684名。培训内容因材施教、各有侧重,由授课辅导、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部分组成,全面讲解垃圾分类的标准、要求和流程。此外,区城管局为垃圾分类督导员再“充电”,组织开展专题技能培训并现场组织实效测评,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责、明确分类标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大家既是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实施者。”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培训,使大家成为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明白人”,抓好本单位、本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同时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争当垃圾分类的模范践行者。
守护绿色,环保“童”行。“过期药品,小猪佩奇吃了会有生命危险,属于什么垃圾?应该放在什么颜色的垃圾桶里?”近期,区城管局联合属地学校,开展多场次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寓教于乐的知识问答、游戏互动让孩子们牢记垃圾分类小妙招。同时,区城管局开展垃圾分类“家校社”联动,鼓励学生每天回家做一件家务,将垃圾分类等绿色行动量化成分数,存入“绿色银行加油卡”,家长们分别给出“绿色寄语”。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促进家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活动中,孩子们还化身垃圾分类宣传员,用五彩画笔和纯真童心描绘出倡议垃圾分类、爱护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他们纷纷表示,通过系列宣传活动,知道了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今后要做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和宣传者,做一名优秀的环保小能手。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锡山区努力将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因地制宜探索有效治理方式,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位于东港镇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为无锡市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市民可以通过沉浸互动、模拟实操、现场教学等内容,全方位了解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全链条处理体系建设成效,沉浸式感受垃圾分类的意义,体验“变废为宝”的低碳生活乐趣。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称,今后将常态化组织中小学生前往宣教基地参观,向全社会积极推广生活垃圾从正确分类到无害化处置的环保理念。
在锡山区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涌现出不少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厚桥街道年余社区的瞿梅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日前,她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达人”。在她的带领下,年余社区致力将大诚苑A区打造为垃圾分类标杆小区,以垃圾分类“小理念”撬动起基层治理“大格局”。
瞿梅红的工作只是锡山区垃圾分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锡山区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八进”活动,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截至目前,全区237个小区、124个社区(行政村73个)及1323个自然村已全域完成四分类建设并投入运营,全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下一步,锡山区将持续营造,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的氛围,让垃圾分类“新风尚”变成“新日常”。
(丁筱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