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走过秦皇岛绵延壮观的奥运浮雕墙,赞叹百年赛场留下的经典瞬间,呼唤心底追求更高、更远、更美。却不曾想在江南水乡锡北黄土塘村也有一座绵延的浮雕长廊,它虽然不似竞技者的昂扬和蓬勃,却另有一番温婉与巧妙,以一块块、一幅幅石墙浮雕形式,刻录着民国时代江南百业人文景象:布料店剪布、裁缝店量衣、中医拔火罐、商人托匣卖眼镜、货郎挑担吸引妇女选针线等,长衫、短褂、瓜皮帽、小抓髻,旧时的服饰、发型、店面,透过人物和场景在石墙上栩栩如生,令人一下子走进旧时生活的长廊,并从心灵深处激发起对祖辈的怀念,
这样一份意境,这样一份情怀,来自于这个历史悠久,名叫黄土塘村的地方。2009年11月的某一天,“锡北采风组”黄土塘之行让初来乍到的我一下子沉浸在村头“百业浮雕墙”带来的温馨中。初冬之风虽带寒意,“百业墙”忙碌的先辈却传递着鲜活的气息,让人仿佛听到沿街吆喝和爆米花“嘭”的爆炸,感叹人类生生不息。啊,无论是奥运世界还是江南百业,打动人的原是浮雕里蕴含的那一份人文情怀。对黄土塘人民来说,这座“百业浮雕”不仅展现生活百态,还联结着黄土塘的过去和未来。
在“百业浮雕”东侧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小学“黄土塘小学”,它最早的名字叫“怀上市立第三国民小学校”,是民国时代无锡最早的公学,当时的学界名人陈君璞、严正吉、韩退夫等都曾在这里任职,校歌“巍巍新舍矗立高,校舍明净宽敞,校园风光很美妙,同学老师勤学勤教造就英才”传唱至今。如今,它是无锡市一所优秀实验小学,校长言春良是锡山区优秀校长,教师陆晓阳是全国优秀教师,而把学校围墙改建成“百业浮雕”长廊的也正是学校的建议,以便让黄土塘的孩子在上下学的潜移默化中感悟生活的变迁,学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百业浮雕”西侧、隔一条两米来宽的水泥村道边,是错落有致的农民别墅,一排排、连成片,组成院,统一的淡褐色墙体,外型古朴典雅,没有一般别墅的张扬之气。它们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是无锡乡村最早的一批农民别墅,也是黄土塘人民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壮大集体财力,带领农民致富的最好证明。如今,从这里走出去的农民正在体育用品、包装盒生产领域贡献才智,他们中一位叫胡汉民的企业董事长,每年都要拿出一笔经费,在端午、中秋、春节期间,为村里残疾老人、孤独老人、年老体弱的老人送去慰问金和礼包。听到“5.12”汶川大地震,他顾不得吃饭,立即跑到市红十字会,捐上3万元爱心款,为全村带了个好头。这一年,黄土塘的捐款是全锡山交得最早,也是最多的。
沿着“百业浮雕”长廊往北走,是一条记录黄土塘历史的老街。街中央是一条伸向远方的青石板路。街左手有一排酒肆,店门口时不时挂几盏红灯笼;街右手有一排像茶馆、戏院的地方。贴着门玻璃,能看到一个大厅,里面坐了一屋子人,足足百来个,都在专注地听台上两位评弹演员说书。黄土塘父老乡亲都喜欢听故事,正在说书的是村里请来的江阴评弹团,用婉转的苏州话一章节一回落地吸引大伙儿每天来,听得连我们推门进去,甚至拿相机拍摄都未能让他们扭一下头。这样安静地赏戏、听书,在浮世侩川流不息的当代实属少见。一位老伯见我们好奇,走过来解释:黄土塘人喜欢听戏,喜欢交流,喜欢看报。说话间,一位骑着自行车的邮差停在老人面前,向他递过一叠报纸,有《新民晚报》、《无锡日报》,是老人自费订阅的,称已订了十来年。
这样宁静、与世无争的老街,却走出了中国冶金和航天材料专家姚桐斌。他的故居就座落在这条老街。这位专家在国家航天事业初创期,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为新中国培养了一代航天材料及工艺人才,书写了中国运载火箭及导弹事业的新篇章。在他故居的扁额上,“耕读世家”几个楷体字端庄有力,仿佛激励后人读书立志,报效祖国。有意思的是,在这位“两弹一星”功勋者的家对门,是一个开了近百年的理发铺,店主叫陈国新,50多年纪,铺子只十来平米,主要家什是一张看不出眉眼的德式皮椅,弯扶手,暗红的牛皮早已磨损得薄如蝉翼。这家从父辈手中继承的店铺陈设百年如一日,仍是煤球、铁钳当道,每个头只收4元钱,连现今一般理发店小平头的一半价钱都不到。问老陈如何靠它养家糊口,他道:不考虑赚钱。一位路过的大爷接口:老陈剃的平头方圆几百里最好,来剃的人都是回头客,还有人打的过来剃,电视台都来报道过。再仔细问,原来,老陈的铺子还有着“锡城最古老理发店”之美誉。呵,航天材料专家和理发店师傅做邻居,两人职业迥异,却都可以让人翘大拇指,在黄土塘,“行行出状元”有这般鲜活的说明。
老街如此迷人,新村更是明媚。“百业浮雕”的南端,是今日黄土塘新村,只见迎面一片开阔的湖面,水平如镜,一座水中长廊伸延到湖中央,扶着木栏往下看,水面清澈见底。湖边还建有一片生机盎然的健身区,老人和孩子正在器械上“踩水车”、“荡秋千”,笑声满天。据村里的一位同志介绍,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水洼地,为了让村民们从自然风光里陶治情操,村里不惜花巨资,开凿了这条人工湖,雕琢出一个全新的湖光山色的黄土塘。
啊,黄土塘的“百业浮雕”记录的不仅是历史,更是活生生的今天,展现的不仅是厚重的人文,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展望。这无言的“百业浮雕”分明是在传扬锡北黄土塘人民对生活深深的爱和浓浓的眷恋。
(文学入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