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26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尘暴卷土重来的警思
  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哪一片都不是孤岛。沙化地区往往既是水资源匮乏、林草植被稀少的生态脆弱区,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要保护,经济要发展,这就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比如,无论是城镇建设还是产业规划,都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等自然禀赋和环境承载量,尽量发展既能促进生态恢复、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特色产业;在各类经济开发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中,更应注重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和植被恢复,尽量减少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避免为了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埋下长期的环境隐患。

  非沙尘源区的居民可能会说:我既不砍树、又不毁草,和沙尘源区的生态恶化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就拿北京的居民用水来说,相当一部分是从河北、山西长途输送而来,这无疑加剧了当地的水资源紧缺局面,而水是维系当地生态系统的最重要资源。此外,城市居民所吃的粮食、肉蛋奶,所穿衣服的原料,绝大部分来自农牧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原产地的环境压力。因此,城市居民合理消费,践行绿色生活,本身就是对农牧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一大贡献。

  据报道,在未来几天内,新一轮沙尘将再次肆虐西北、华北。沙尘敲响的警钟,再次审视着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既不因沙尘暴来了就动摇信心,也不因沙尘暴一走就万事大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一种千秋功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去着力践行,这样,未来的沙尘暴才会少一些、小一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关注
   第04版:关注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领域
城乡对接看新城
上海确定三大低碳示范区
珠三角民企百亿巨资砸向“低碳产业”
沙尘暴卷土重来的警思
常州高架工程对接沪宁高速
久拖不决致当事人反复进京上访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