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持弱女子,撑起濒临破碎的家
  在东亭街道春合社区,盛传一个平凡妇女的不平凡故事。讲的是这位贫困家庭妇女,在丧子、丧夫等一系列打击后,街道、社区扶贫组织及时帮扶她挺起肩膀,克服困难,靠双手勤劳脱贫,挑起了一个温暖家庭的重担。

  最近,我们为采访这位妇女来到一幢安居房楼下,就听到“请您走好,下次再来理发啊”的热情招呼声,说这话的正是我们要采访的陈六军,她送走了一位刚理好发的客人。这时又一位女顾客进门说,“丹丹,帮我修一下刘海”。丹丹是陈六军的小名,这间开在楼下车库的理发店,就叫丹丹理发屋。

  眼前这位妇女确实平凡,40多岁的年纪,身材瘦小,但浑身充满活力。一个上午,她的理发室门庭若市,她都没有停歇过,还热情、开朗地与顾客边谈边回答我们的采访提问。她告诉我们,来这里理发的基本上都是熟人,有小区的,也有以前春星村上的,还有邻近社区的人。他们只要来一次,我就会记住他们欢喜的发型,下次来不必再问,所以大家都愿意来。这里价格便宜实惠,一般洗剪吹每人5块钱。我们环顾这间车库里改建的理发室,被丹丹收拾得非常整洁,各种用具摆放得井井有条。

  在坊间采访时,只要提起丹丹,左邻右舍的都会说上相同的一句话:这个妇女不容易,换其他女人早离家出走了。丹丹出生四川蓬安县贫穷的农家,有五个哥哥、姐姐,她是第六个闺女,父亲希望她将来像解放军一样,取名六军。她20岁刚出头就跟随姐妹到东亭春星村打工,一次雷暴雨在杨家门口躲雨,被杨家招呼进屋,一个小伙子拿了一件衣服给她御寒。从此开始,她觉得杨家虽然也贫穷但心肠好,就不顾老家的反对,嫁到杨家。不久,儿子便出生了。然而上天没有眷顾她。儿子5岁那年,被查出尿毒症,一家人四处奔波筹钱看病。为补贴家用,那时起丹丹学起理发,在村里开了间发屋。但6年的奔波,还是没有挽回儿子的生命,孩子在11岁那年离世了。不久,丹丹怀孕了,就在丹丹以为生活可以继续往前走的时候,丈夫又被查出鼻癌晚期,公公经受不住打击而一病不起。她生下女儿不久,丈夫便离她而去。

  家中的顶顶梁柱一个个倒下,生活的考验一次次落到她柔弱的肩上。一个失明卧床的公公、一个年迈的婆婆、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以及看病所欠下的债务,一下子全都压向丹丹。这一期间,丹丹左思右想,必须咬紧牙关,不能让这个家散了,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家。10多年来,她凭借一门手艺、一间小小的理发屋撑起了这个家。公公在世前的3年,公公的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丹丹把屎把尿、擦身喂饭,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花钱请来护工照料。       (下转2版)  (上接1版)

  丹丹的困境,迅速得到了社区、街道和社会各界的多方关心,把她家列入街道重点扶贫开发对象,为她排忧解难。2010年太湖大道地块拆迁,丹丹一家住进了临时的过渡房内,维持生计的理发屋也被拆除,完全失去了收入来源。社区、街道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后,经过多次协调,优先对她家安置,同时在对门提供了一间免收租金的车库。在社区的优先照顾下,理发屋重新开张,年迈的公婆也住进了新房。

  为扛起这个家,丹丹多年如一日,苦心经营理发店,照顾公婆,接送孩子,未回过一趟四川老家。“再找个男人成家吧”,很多人都这么劝过她,但丹丹知道自己不能丢下公婆离开,这个家需要她。2013年,88岁的公公在弥留之际拉着媳妇的手说:“丹丹啊,你的好日子在后头呢,上天不会亏待你的。”老人的后事在丹丹的置办下,办得妥妥帖帖。

  如今,照顾好婆婆和女儿是丹丹最大的心愿。81岁的婆婆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今年就已经入院6次了。现在店里的生意也稳定了,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丹丹会心地说,社区、街道扶贫开发协会每年都来探望我、照顾我,我必须稳住这个家,不能给社区、街道再添麻烦。

  丹丹不但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对邻居也十分关心。谁家有个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哪家有个红白喜事,她也总是走在前头。她说:在我困难的时候,大家都那么帮助我,我也要尽力去照顾其他人,回报社会。

  社会上一些好心人知道丹丹家虽然脱贫,但只是过了“温饱关”,仍有各种难处,都愿伸出援手。已到外地开厂的一位原春星村的民营女企业家,她理发从不到城里高档美容院,却开车到简陋的丹丹理发屋,每次理发后都给丹丹一张大额钞,她说:“让女儿安心读书,将来考大学。”              (胡懿文)

  短 评

  赞弱女子变“女汉子”

  身高仅1.52米的陈六军,体重仅92斤,是个弱女子;但当丧夫、丧子、家境贫困等一系列不幸突袭而来的时候,陈六军没有退缩,离开这个濒临破产的家,而是靠勤劳的双手脱贫,挑起了稳定这个温暖之家的重担。

  一个人在灾难面前是羸弱的,但有街道、社区扶贫组织和社会好心人的支持,一个人又可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像陈六军家庭危难时刻,有党和社会上的扶贫组织,扶之及时,持之得当,就可以使一个濒危的家庭转危为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视点
   第04版:关注
红豆集团党委班子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开发区在深化改革中谋划跨越发展
中东“品梨”大会乐翻天
今日导读
云林街道云林社区率先召开党总支专题组织生活会
扶持弱女子,撑起濒临破碎的家
区官方微博“@锡山发布”
锡山慕课学习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