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东北塘街道大马巷村在大下冯下中组、朱巷组试行“美好家园”积分制考核,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基础,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治理活力。近期,“美好家园”集中性积分奖品兑换活动,第一轮共计兑换家庭58户。
“村里事”变成“家家户户事”
在村庄现有网格基础上,大马巷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探索构建“网格化治理+积分制考核”新模式,建立“党员+网格员+村民+志愿者”多元共治队伍,结合村情实际量化积分内容、构建评价体系,组建公平公正的积分制考评小组,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其操作积分制管理技能和服务群众工作水平。通过充分宣传发动参与,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积分账户,让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维护成为家家户户的日常微习惯。
“小积分”激发村民自治源动力
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长效常态管理离不开村民的共建共治共享。开展“美好家园”积分制考核后,改变在一点点发生。村庄人居环境专职巡查员杨鸣康发现,不少村民主动打扫房前屋后卫生,村场变得更干净整洁,大家有了比学赶超的热情,逐步实现村民由“甩手看”到“动手干”的转变。同时,积分制也激发了村民组长、志愿者等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提升了其在环境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以奖代补”既得荣誉又得实惠
“没想到坚持搞好自家房前屋后卫生,村里不仅张贴红榜表扬我们,还发奖励给我们!”朱巷上村民冯小伟欣喜地说。通过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日常累计积分不仅能线下兑换奖品,还将作为评选“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优评先活动的量化依据。对村民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奖励和实惠,更是一种激励和荣誉。
从试点到推广,随着“美好家园”积分制考核全面铺开、全村覆盖,集中性积分兑换活动的开展,村民自治内生动力更加充足,群众在基层治理、文明乡风、乡村振兴等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共治共建共享让乡村更美好、村民更幸福。
(大马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