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委党校“人文经济学的锡山实践观察”案例研究成果(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锡山,作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其发展历程是人文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例证。近年来,我区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共生的发展路径中,揭示了人文与经济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内在规律和机制,实现了经济的持续繁荣,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人文经济学实践的鲜活范例。近期,区委党校围绕人文经济学的“锡山实践”,组织教师赴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荡口古镇、新广联、严家桥等部门、企业及镇村开展学习调研,结合各自人文底蕴和文化特色,总结梳理我区践行人文经济学的做法经验,致力于构建人文经济共生共荣的中国式现代化锡山新图景。

  以光为媒:科技赋能新广联破浪新征程

  人文经济学视域下的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成分不断增加,文化活动深度融合到经济活动中,文化产品的制造、流通和相关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另一方面,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日益一体化,经济力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文化力的竞争。江苏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广联”)以做大做强文化产品、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为已任,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坚守企业的文化底色,以科技赋能企业发展,不断开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新市场,用声光电的律动助力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

  一、基本情况

  新广联成立于1999年8月,是由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全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和国家光盘复制示范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15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无锡市锡山区,占地面积60余亩。

  新广联下设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和东莞市新广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在无锡拥有光盘复制生产基地;此外还拥有江苏新广联光电技术研究院和江苏新广联博士后工作站,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新广联的业务范围主要覆盖光盘复制和LED应用两大产业领域,专业从事只读类光盘和只读类半导体存储芯片复制、LED健康智能照明产品和LED显示屏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提供LED照明及显示应用工程系统解决方案。

  二、主要做法

  (一)“光”存储,坚守文化传播前沿

  1.主导产业遥遥领先,做强文化传播媒介。在1999年成立于太湖之滨之时,新广联就专注于光盘生产。2000年初,新广联已经在国内率先实现了CD类数字光盘产业化生产,主导产品650M的CD-ROM光盘广泛服务于国内外IT产业,收获良好口碑。经过二十余载的不懈深耕,新广联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内地产能最大的只读类光盘生产企业,CD类光盘年产量达2亿张,DVD类光盘年产量达3800万张,是国内光盘复制行业领头羊、国家光盘行业标准制定者。

  2.自主创新冲破困境,提升文化传播质效。光盘作为一种数据存储和传输媒介,广泛应用于音像制品、游戏、数据存储、软件分发等领域。然而受到网络、半导体等新型信息存储介质技术快速发展的猛烈冲击,以及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光盘市场在本世纪初便进入到了缓慢增长期。2006年,部分国际知名光盘设备供应企业关停或重组,不少中国的光盘企业也同样陷入困境。面对重重挑战,新广联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创新的定力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通过掌握更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绿色含量。高倍速DVD-ROM光盘、只读类120mm-薄型光盘等多项产品被科技部评为高新技术产品,高密度DVD金属数码母盘项目被科技部立项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二)“屏”实力,助推影视显示出海

  1.优质屏幕赋能文娱视觉盛宴。新广联依托LED显示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场景的拓展,在光显示领域绽放光彩,向全球客户提供从广告、舞台到商显、可视化等多个方面的产品选择和定制化的视听方案,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在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新广联以领先的LED显示技术与应用,助力数字电影大步向前。在影院播放屏领域,2021年获得国内首家LED电影播放器和LED电影播放屏的DCI认证。在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等多个场景均可看到新广联的室内显示屏产品,用光的科技和光的艺术为用户带去目不暇接的视觉盛宴。

  2.尖端技术助力海外市场立足。新广联光显示不仅在国内市场成绩突出,而且国际竞争力日益突显。中标美国1250㎡的P1.9虚拟拍摄用LED显示屏项目,在美国好莱坞、环球影视、迪士尼、奈飞等高端顶尖虚拟拍摄领域进行巡演展示,向世界展示来自中国企业的硬核科技力和强大服务力。

  (三)“灯”舞动,赋能文旅夜游盛宴

  1.光影交错丰富文娱场景。新广联积极开发轮廓灯、洗墙灯、投光灯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户外景观亮化灯具,结合夜景实际,通过优化灯光冷暖搭配、色彩变换等细节,合理布局灯光,持续提升景观照明品质。上海世博会多个场馆的景观照明项目、无锡惠山吴文化公园亮化项目、无锡新地假日广场的景观照明项目等均由新广联一手打造,成为业界经典案例。

  2.场景交互营造文化氛围。作为一种创新文旅业态,“夜经济”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日益成为激活城市经济活力的新引擎。以光影为核心的视觉景观是“夜经济”的基础,新广联致力于以“夜经济”“夜文化”唤醒“夜生活”,主导国内大型文化景观亮化设计。通过场景化设置提升沉浸式体验舞美效果、物联化创新提质智慧城市联动控制、互动化设计优化实现声音和动作互动,让光电成为文化叙事的靓丽媒介,让游客在光影变幻中感受城市文化的意蕴和活力。

  (四)“明”未来,照亮健康领域一线

  1.聚焦市场需求领航新赛道。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突出。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持续居世界第1位,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达53.6%,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14.5%,小学生近视率36.0%,初中生近视率71.6%,高中生近视率81.0%,居高不下的数据令人揪心。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早在2016年,新广联就进军LED照明产业,深耕健康光领域近10载,尤其在教育健康领域成果突出。主导及参与照明行业标准制定26项,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对进口同类产品的替代。

  2.深耕产品升级取得新突破。近年来,人们对洁净空气的诉求越来越高,新广联针对教室空间人员密度大、儿童青少年对空气微生物敏感的现实情况,在国内首创集成健康照明和净化空气两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的杀菌教室灯。以产品XGL-P719杀菌教室灯为例,在健康光方面,以节律光为主要技术路线,针对教室空间,定制开发出了照明曲线,提供与身体节律相适应的动态节律光效果;在洁净空气方面,以UVC-LED杀菌为主要技术路线,建立空间杀菌率函数与空间体积、光源物理参量等之间的数学模型。形成兼具健康光和洁净空气两大技术方向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师生营造室内健康的学习工作环境。新广联的教育光健康业务已覆盖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20余个省份,进入众多名校,改造超过3万间教室,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主力军。此外,新广联在办公和居家光健康领域也不断突破。

  三、实践启示

  (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文化企业合力

  企业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尤其对于文化企业来说,把党建的政治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有助于企业发展过程中保持正确方向、凝聚前进合力。一是以企业文化为底色,开发特色党建品牌,凝聚发展向心力。新广联党支部充分发挥“光明”党建品牌效益,以“新”“广”“联”的“党建三字经”工作法为抓手,形成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融合并进、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二是党组织资源整合为基础,释放共建潜力。通过村企共建、企业间党建共建等项目,形成组织共促、队伍共抓、发展共谋、品牌共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积极发挥企业的社会效益,将企业党建的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硬支撑。

  (二)始终坚持逐浪市场,勇立文化产业潮头

  市场瞬息万变,文化产品更是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而飞速迭代,企业唯有抓住文化市场新需求和文化产业发展新方向,顺势而为,才能在市场洗礼中赢得一席之地。20世纪90年代末,新广联是一家由磁带复制转型成立的光盘复制企业,经过十几年发展,新广联生产的只读类光盘复制规模、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同行业之首。2011年初,新广联已坐拥15%的国内市场份额,是全国最大光盘复制企业。但随着网络、半导体等新型信息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光盘市场总量明显萎缩。尽管新广联以国内教育市场为新的增长点,确保了光盘总量和经济效益不下降,但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2012年12月,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以“光”为核心,业务涵盖了光科技、光显示、光健康、光创意四大领域,在锐意进取中实现跨领域转型。随着文化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新广联稳抓人文经济机遇,围绕文化核心产业,坚持文化和科技相互融合,光电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影视领域、文旅景观照明领域,成为全国“光、显”文化产品及装备研发制造商、文化创意设计服务商和相关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

  (三)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强大文化产品内核

  科技创新作为一种驱动力,创造了新的业态和消费模式,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文化企业要不断在科技创新上突破,一是要强化企业研究院的文化产品创新平台作用,搭建聚焦本公司核心产品研发的科创平台,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活动,力求在技术研发能力及产业化技术攻关能力上不断突破,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江苏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光电技术研究院是隶属于新广联的非独立法人研究机构。通过研发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升级和人才队伍建设,研究院在实验室技术研发能力及产业化技术攻关能力上不断增强,为公司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二是以参加各类各级科技与文化创新项目为契机,加强行业间新技术交流互补,全力服务于公司的创新与发展战略。

  (四)始终坚持人才激励,释放企业发展动能

  人才是各行各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一是借力科研平台广纳文化产业英才。高水平科研平台是高端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地,要依托各类高水平科研平台招揽资深文化专业人才,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新广联多年来坚持主动出击,吸引了一批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业高端人才来公司开展工作,为新广联实现在光盘复制及LED领域内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多层次人才队伍的有力支撑。二是强化激励措施,激发创造潜力。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对留得住人才、用得好人才至关重要。为激励公司员工在工作岗位上持续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提高申请专利的质量,新广联连续多年专门出台专利、论文的标准奖励细则,以专项资金奖励在专利和论文上有突出成果的研发人员,极大地激发了研发人员的研发热情。三是骨干带头凝聚创新合力。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创新带头作用,给予带头骨干宽松和谐的创新空间。目前担任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经理、高级工程师的胡锡兵是公司的技术研发骨干,他长期深耕研发系统,专注于所在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先后申请专利75 项,参与团标及地标制定8项。为了充分发挥胡锡兵的创新才干和带动作用,公司牵头于2022年成立胡锡兵创新工作室,使之成为集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技能传承和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和管理提升“三位一体”的重要平台。

  (五)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优化“双碳”示范路径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新广联积极探索企业绿色生产和发展路径,奏响“双碳”时代主旋“绿”。2023年7月,新广联启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于2023年11月并网发电。该项目可实现年均发电13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40吨,二氧化碳减排1420吨,二氧化硫减排5吨,氮氧化合物减排4吨,为国内印刷复制行业树立“双碳”示范标杆,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锡山区委党校 王秋涵  合作单位:江苏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版编辑:殷海琪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视点
   第04版:关注
区委党校“人文经济学的锡山实践观察”案例研究成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