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锡山地道美食火上央视

  本报讯  厚桥渔满塘刀鱼、甘露青鱼、锡山蚕豆、斗山酒糟、厚桥八宝饭、“全家福”……这些锡山的地道美食又上央视。日前,无锡美食人文纪录片《食鲜江南》在CCTV-9连播六天。以“食”为鲜活纽带,深入无锡城市肌理的文化寻根与时代观察。作为无锡靓丽东大门,锡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从山川到湖泽,勤劳能干的锡山人从大自然的馈赠中获取滋养,烹饪美食,一饮一食,汇成烟火万家。

  “用最土的方式养长江流域的土著鱼”——厚桥渔满塘刀鱼。长江刀鱼是承载着许多人共同记忆的江鲜之味,它身材扁平细长,游动起来像一把小刀浑身泛着金属银光,肉质鲜嫩可口。无锡市渔满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市规模最大的刀鱼人工养殖基地并配备了先进的物联网设备和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控并调控水质,确保刀鱼在温暖潮湿的小气候中健康成长。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刀鱼最佳的做法还是清蒸,加入葱节、姜丝蒸熟后,最大程度地保留鱼肉的鲜美口感,入口即化,让人一尝难忘。刀鱼馄饨被赞为“馄饨中的天花板”,以新鲜刀鱼肉为主料,加入少量猪肉和韭菜或荠菜,既保留住鱼肉的嫩感,又更加突出鲜味。

  “一席青鱼宴,尝尽甘露鲜”——甘露青鱼。新鲜又肥美的甘露青鱼是锡山人年夜饭上当之无愧的“C位”。鹅湖镇养殖青鱼已有上百年的传统,千亩鱼塘隔水成方,水质优良、水草丰盛。当地渔民用螺蛳、蚬子等天然水产品投喂青鱼,(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使得肉质紧实、口感鲜香。一条青鱼自成一桌鱼宴,独步美食江湖:锡式爆鱼外焦里嫩、鲜甜脆口,红烧划水色泽红亮、肥糯油润,鱼头汤香浓顺滑、暖胃暖心,鱼圆清清爽爽、鲜滑弹牙……还有鱼汤青鱼小馄饨、葱油青鱼块、芙蓉青鱼圆、古法青鱼尾、老烧青鱼块、五彩青鱼片、香酥青鱼头、大蒜烩鱼肚……做成的特色宴席——青鱼八大碗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更传递着吴文化中的饮食理念和审美追求。

  “煮而食之,可忘肉味”——锡北蚕豆。不时不食,只食当季。一到春天,讲究的锡山人总是要吃点蚕豆。春蚕豆的鲜是带着清香与鲜嫩的自然鲜,刚摘下的蚕豆形状饱满,外皮呈现出鲜亮的绿色,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颗翡翠。葱油蚕豆讲究三重:重油重盐重糖,蚕豆的鲜、葱油的香加上白糖的甜,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也寄予了对春天的美好希望。

  “烂倾新酿酒,饱载下江船”——斗山酒糟。江南自古就有酿酒的习惯,酿酒余下的酒糟也是一种入味的调料。斗山脚下有一座百年酒坊,每到做酒的大忙季节就有大量酒糟产出。选用上等的五花肉和做好的酒糟先烧后蒸,先猛后文,糟香扑鼻,酥烂入味,酒香与肉香绝妙融合,每一口都充满了层次感,是记忆中的年味与家乡味。

  “甜滋滋、糯叽叽”——麦青八宝饭。对各种糯叽叽的糕团点心,锡山人几乎没有招架之力,这是每个人肠胃中最甜蜜的向往。制作八宝饭的关键在于红豆沙,炒制过程中要加入猪油和白糖以保证红豆沙的甜度与香味,适当的比例和火候使得红豆沙甜而不腻。糯米用麦青泡制,平添了一份清香,再加上红枣核桃等果干,软糯香甜、老少皆宜。

  “此心安处是吾乡”——全家福。团圆饭,“全家福”暖锅是必不可少的,品类要多、荤素搭配,既热闹又暖胃,才像个有福人家的样子。蛋饺颜色金黄、形似元宝,寓意着发财致富,是“全家福”暖锅中的点睛之笔,也包含着老人对儿孙辈生活富足、平安顺利的祝福。

  除了美食本身,这部纪录片也展现了无锡深厚的饮食文化。“元四大家”之一的锡山名人倪瓒对衣食住行极其讲究,不随流俗、自行其事,撰有《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内收50种菜、点和饮料的制法。每一道美食都让人垂涎欲滴,更有锡山人守护传统的精神和认真生活的态度。      

  (殷奕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视点
   第04版:关注
筑牢民生服务基石 奏响基层治理新声
“祖孙普法拉力赛”
图片新闻
以练筑防 守护健康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缤纷夏日展活力 多元实践助成长
图片新闻
眩晕诊疗新模式
锡山地道美食火上央视